1、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是电磁干扰和电磁屏蔽。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对电子设备的电磁信号进行有意的、有害的、或未授权的传输或改变,以使目标设备失去正常功能或产生误解。
2、电子对抗措施是指依据电子侦察获得的情报信息,对敌方使用的电磁波进行干扰和欺骗,削弱或破坏敌方电子装备的效能,甚至予以彻底摧毁的活动。目前实战使用的电子对抗措施主要有电子干扰、电子伪装、“隐身”和直接摧毁等四种。
3、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是电子侦察、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。多手段、全方位、立体化的电磁侦察,是夺取制电磁权的基本保障。现代侦察手段多样,可将空间技术、遥感遥测技术、微电子与光电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领域,使电子侦察监视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。
4、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是电子侦察与反侦察,电子干扰与反干扰,反辐射摧毁与反摧毁。电子对抗是指作战双方利用电子设备和器材所进行的电磁频谱斗争。电子对抗也称“电子战”或“电子斗争”。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作战行动。目的是削弱、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,以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。
5、您想问的是不是电子对抗技术的基本手段是什么?电子侦察与反侦察、电子干扰与反干扰、反辐射摧毁与反摧毁。根据查询精华吧官网显示。电子侦察与反侦察:电子侦察是利用电子设备对敌方电磁辐射信号进行侦收、识别、分析和定位,以获取情报和信息的过程。
6、干扰、欺骗、抗干扰等。干扰:通过发射电磁波等方式,干扰敌方通信、雷达、导航等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,失去作战能力。欺骗:通过发射虚假信号或者修改真实信号的方式,欺骗敌方电子设备,误判目标、距离、速度等信息,达到迷惑、干扰、破坏敌方战斗力的目的。
1、陆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、轻量化;快速化、隐身化;智能化、一体化;系列化、通用化。陆战装备是实施各种地面军事行动的武器及作战保障器材的统称。
2、陆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其不断小型化、轻量化,以适应快速部署和机动性的需求。 平台的快速化特点允许军事行动的迅速响应,增强战场上的灵活性和效率。 隐身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作战平台能够减少被敌方探测的可能性,提高生存能力。
3、陆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包括:全面应用先进信息技术、进一步提高机动性能、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、发展系列化、通用化作战平台。陆上信息化作战平台,主要是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的各类坦克、步兵战车、自行火炮、导弹发射装置等陆上作战平台。
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下:信息化战争的战斗场所更加多元化,会从二维、三维逐渐发展为全维空间作战。信息化战争持续时间较传统战争更短,但攻击力和杀伤力以及毁灭性却大幅度提升。信息化武装系统设备加大使用频次,人工智能化手段越来越多。
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;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;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、坦克、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;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,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。
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下:战场空间透明化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之一是对战场空间的透明化。通过卫星通信、侦察和监视技术、雷达等手段,军队可以及时获取敌情、友军位置和战场环境等信息。这使得指挥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战场态势,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和部署,提高作战效果。
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下: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,战争空间急剧拓展,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战争,范围还向外层空间不断扩展。
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下:(1)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,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,水下进行,而且,向外层空间扩展。(2)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,而信息化战争,节奏明显加快,进程大大缩短。
军工行业发展2023年趋势:技术发展势头,军工行业在技术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,技术发展带动了市场的发展。
结论:2023年军工板块的发展将是中国国防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,军工龙头股将成为投资者投资的重要资产类别,投资者在投资军工龙头股时,应当谨慎,要综合考虑市场风险、政策风险、资金安全性风险等,并结合其股票价格及财务报表,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,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。
短期:预计军工进入3年快速增长期,预计订单与产能均会大增。部分上市公司公告已经显示军工“十四五”订单大幅增长,但是我们预计军工产业链产能爬坡需要至2023年左右,也就是说2021~2023年军工景气度会环比上升。2)中期:7年装备升级期,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目标。